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园所动态>>新闻中心>>阅览文章

放大
致大班家长一封信 ——送给天惠家长们的《科学的“幼小衔接”指导策略》

作者: 校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0/3/21 17:32:40 | 1262次浏览

大班家长一封信  

——送给天惠家长们的《科学的幼小衔接指导策略》

尊敬的家长:    

您好!您的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幼儿园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大班下学期,相信而言,目前最为关心的话题莫过于如何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虽然疫情让孩子在了家里我们同样可以行动起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协调学习与生活。基于此,天惠路幼儿园特以此信函方式与您深入聊一聊宅家期间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协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让其不惧怕、快适应未来的小学生活

首先,请您了解:什么是幼小衔接

由于外在环境、教育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因素的不同,注定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存在着的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儿童,使其逐步成为有益其一生的社会人而幼小之间最大的过渡便是孩子需要做好心理、生活、学习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缩小衔接之间的差异,加快适应相对不同的小学生活作为家长的需要明确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不断尝试有效于自己孩子的方法来协助其适应这些即将发生的变化。幼小衔接中常会出现以下误区,对应一下看看您中招了吗?

1.从天而降的学习任务。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担心孩子到了小学跟不上节奏,于是赶紧语数外培训班全部走起,每天孩子要完成各种作业训练,甚至上家教课,拼音汉字十遍十遍的练,数学题目十题十题的写,预习资料满满当当。

2.父母态度的急剧转变。原来每天的陪伴游戏、聊天、读故事等全部转化为如果你不完成……我就你作业写完了吗?你怎么这么笨?都教你几遍啦?甚至还有一些不合宜的暴力行为。

3.时间分配的各种无理。8岁以前的好玩天性在父母心里原本觉得正常、可爱,能满足尽量满足,就因为要上小学了瞬间就将孩子的天性特点武断定义为贪玩皮孩子,孩子玩的时间急速减少,各种成人无法理解的任性频繁出现,家长就会开始治一治孩子的脾气的各种野蛮尝试。

4.总喜欢拿孩子做比较。当身边的朋友、亲戚说自己孩子的学习优点时,有些家长就会立即对比自己的孩子,然后回到家中给孩子立规定,甚至口头禅常出现你看人家谁谁谁……

专家分析:以上种种现象的出现在幼小衔接中的副作用很大,一是孩子心理会逐步惧怕上小学;二是孩子的安全感缺乏会与日俱增、唯唯诺诺,表现为不自信;三是因年龄段未到认知水平发展的实际程度,一味地灌输只会让孩子仅有短时记忆,遗忘迅速,强化的习题训练在不适宜的年龄阶段只会拔苗助长,孩子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发展都会滞后,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能力差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极大困扰。四是总是拿孩子做比较,渐渐地孩子会形成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孩子会觉得不管我怎么努力、听话还是没有爸爸妈妈口中的别人好。试想一下,这些副作用对孩子的未来影响会是多么深远,甚至永远无法挽回或弥补。

那么,宅家期间幼小衔接我们可以做哪些有价值、有意义又不违背科学的准备呢

《注意力培养》

很多家长想不通:孩子玩玩具或看电视长达几个小时都很专注,怎么在学习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呢?其实,在心理学上注意力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像看电视这类不需要努力就能长时间产生注意的是一种意注意。但要做一件相对枯燥的事情,需要控制力和坚持力才能保持定时间的是有意注意。我们常说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指的就是有意注意。
   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如下

1.剖腹产:剖腹产的孩子没有经过产道正常的挤压,失去了一次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

机会。

2.早期运动不足:早期缺乏运动,易导致感统失调。感统失调的一个特征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3.看电视过多:习惯了看有趣的电视,就不习惯相对枯燥的讲解。

4.偏食:偏食会造成孩子营养缺乏,神经不稳定,间接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发展。

5.溺爱:溺爱令孩子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易养成懒惰、依赖的习惯。自控力弱将导致

注意力不足。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趣味游戏有哪些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1.平衡游戏:不但能增强孩子的协调能力,提高运动能力的发展,促进大脑发育,对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哦。

(1)金鸡独立

玩法:睁眼单脚站立,另一腿离开地面,尽量保持平衡,每次30秒左右。待孩子熟练单腿站立后,尝试闭眼单腿站立,每次30秒左右。

(2)燕子飞行

玩法:单腿支撑,另一腿向后抬起,双臂打开,挺胸抬头,每次30秒左右。

(3)跑步刹车

玩法:在孩子跑步的过程中随时喊停,让孩子及时刹车,速度由慢到快进行游戏。

(4)旋转球  

玩法:孩子在原地旋转,或牵着您的手绕您旋转的过程中突然停下来,让孩子去感受眩晕的乐趣,速度由慢到快。

还有,骑自行车、荡秋千、玩滑板等都是很好的平衡游戏哦!

2.手眼脑协调游戏

   (1)指读

玩法:在亲子阅读时,请孩子用手指着听或者说。

(2)写写画画

玩法:尽量为孩子提供写写画画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孩子写写画画。

(3)手指游戏

IMG_9297(20200319-173926)

玩法:一个好汉三个帮——左手大拇指与右手小拇指边上3个

手指同时伸出,然后,再同时换成右手大拇指与左手小拇指边上的

3个手指同时伸出。                                            

3CA5D1F7865D5C9BA06BB30F9721854E

一枪打四个——左手大拇指、食指与右手除大拇指外的4个手

指同时伸出,然后,再换成右手大拇指、食指与左手除大拇指外的

4个手指同时伸出。

F166A3C692819EA99727E164C1B562CF

小白兔说OK——左手中、食指与右手小拇指边上3个手指同时

伸出,然后,再换成右手中、食指与左手小拇指边上3个手指同时

伸出。

还有,系鞋带、扣纽扣、使用筷子、捡豆子、折纸等都是可以促进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提高注意力。

3.听觉注意游戏

(1)追踪声音

玩法:在空旷的地上,可以蒙上孩子的眼睛,您可以通过拍手或摇铃等发出各种声

音让孩子去追踪声音。请您在游戏过程中保证孩子的安全哦!

(2)声音重现

玩法:让孩子闭上眼睛,让孩子听您敲击的声音,猜想敲击的物品并模仿敲击的节奏,要求敲击的物品与节奏跟刚才敲的相同。

(3)故事大王

玩法:给孩子讲一个短小的故事,让孩子听一遍后就尝试给您讲一遍。以后逐步要求,

要模仿您的动作,绘声绘色地讲述而且故事也越来越长。

(4)听中找错

玩法:您说一串词或数,让孩子听到错误就拍手。说错词——听到不是动物的词就拍手,

比如小狗、小猫、桌子、老虎…….

    还有,传话、反向动作游戏都是提高孩子听觉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1. 视知觉注意游戏

(1)走迷宫

玩法:给孩子准备迷宫游戏的图纸,和孩子一起进行走迷宫游戏吧。

(2)找不同

玩法:准备两幅略有差别的画让孩子找出不同之处。或者找两个苹果,观察两个苹果的不同之处,可以从颜色、大小、轻重、味道、形状等方面进行比较。

(3)追视游戏

玩法:您和孩子一起寻找一只小鸟、蝴蝶等,追随蝴蝶的移动轨迹。

(4)看物记忆

玩法:在桌子上放3-5种日常用品如剪刀、橡皮、铅笔等,请孩子记住后闭上眼睛,您将一个物品收起来后,孩子说出少了什么。

还有,拼图、视觉想象、搭积木等都对视觉注知觉注意有很大影响哦。

        《自控能力培养》篇

自我控制能力(简称自控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接下来,让我们逐分析,逐指导。

家长的误区:

1.限制自由:有些孩子多动,成人就限制其活动的自由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成人就反复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并限制他参与活动的自由。实际上在成人的指令(也就是外部系统)下幼儿受控,这是他控直接后果便是使幼儿更依赖于成人的指令,对幼儿不适当的限制会使幼儿情绪更为冲动,反而阻碍了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

2.听话:听话的孩子就是自控能力高的孩子,这是许多成人所认同的观点。其实老师或父母的话只是外部的信号,而自控是内在的机制,如果前者没有促进后者的发展,那么自控能力如何能提高?所以我们要发展幼儿内在的控制能力,让幼儿理解成人话语的意义,自觉地选择该如何做。同时要注意,孩子照成人的话去做是否是因为他知道这是正确该做的事,自觉地去完成的。

你可以这样做:

1.对孩子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

在对孩子提要求时,有没有考虑过这些要求或规则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为孩子制定规则要求的时候,应该简单、明确,不宜过多。制定规则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任何地方都是有约束力的,不能为所欲为,从而使孩子逐渐学会自我控制。

2.尊重孩子
要求或处理孩子的行为时,要和孩子协商讨论,让孩子有表达意见和选择的机会。对孩

子的要求或规定,父母要说明理由,但应避免长篇大论。

3.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行为规范
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做事往往缺乏条理,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做一些条理化的工作,并

逐渐让孩子养成习惯。

(1)制定规则
让孩子了解行为规范的一些基本内容,并根据孩子的行为表安现与孩子一同制订执行规

则。

可以与幼儿协商制定每天学习、玩耍、吃饭和睡觉等的时间表,并且不允许孩子不按安排提前或延迟去做这些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孩子的自控能力培养应着重于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心等方面。

(2)实行奖惩制度

对于制定的规则成人需坚持一贯的要求,不做无原则的迁就,旦违反则必须受到相应

的惩罚。惩罚的方式必须恰当,可以适当限制孩子的一些权力或自由,但不可使孩子的心灵或是身体受到伤害。
   鼓励与表扬应当具体而真诚,不可笼统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而要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加以表扬,让孩子更加信服你的语言。
   4.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把外在的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并使他意识到这样做是自己心甘情愿的,而不是强迫的。幼儿自我表现欲望很强,所以对他们良好的自我控制行为加以表扬,他就会再次出现这种行为,通过不断地强化,使孩子形成习惯,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标准。

  1. 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观察、学习的对象,父母如何延迟满足自己的需要,表现出合适的行为等,均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您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言行一致,做事严谨,遵守诺言,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与情绪,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孩子因为情绪不稳定哭闹,不能自控,家长被他哭得心烦,从而大声喝止或显示出急躁不安。这样的行为可能会使孩子在面对相同情况时也会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反之,平静地安抚、温柔地劝诫则是适当的行为,我们应当向孩子展示如何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对同伴表示关爱。
       6.将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自我教育
       在家里的奖惩制度不一定要家长全权实施,孩子在觉得自己控制好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时,可以为自己贴上荣誉标签。同时家长应当做好评定监督工作。

               《良好的心理准备》篇

1.对小学生活感兴趣。
   在家可以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们心中对小学的往。同时和孩子谈一谈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帮助孩子收集一些资料来解决疑惑。
   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
   虽然出不了门,但是可以让孩子和上小学的亲戚家孩子视频聊天,采访一下小学生们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

3.查阅小学的各种设施及环境

您的宝贝对小学一定十分好奇吧,是不是很想带宝贝去小学参观一下呢家的日子同样也可以参观小学哦,请上网为宝贝们收集一些小学的建筑或活动照片,来一个云参观。参观结束后,更可以引导孩子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心目中的小学哦!

江宁区东山天惠路幼儿园宣

2020年3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江宁区东山天惠路幼儿园 电话:025-8611360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惠路1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