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小草行动——大一班
保护小草行动——大一班
作者: 顾敏 | 发布时间: 2023/2/8 9:38:26 | 439次浏览
保护小草行动
缘起
冬寒还未完全散去,午后散步时还有些许凉意,然然伫立在沙池边良久,似是丝毫不觉冷风瑟瑟。尧尧来到然然身边,见然然出神,便问:“你在看什么呀?”然然指向沙池里的一颗小草说:“看,一棵小草发芽了。”
尧尧:“真的,好小的一颗芽芽。”
宁宁闻声走来:“这个小芽芽,真可爱。”
然然:“你们知道吗?小草发芽了,就说明春天来了。”
宁宁:“我去看看还有没有小芽芽!”
尧尧:“我也去。”
乐乐:“我也想和你们一起找小芽芽,可以吗?”
尧尧:“那我们一起去吧。”就这样,寻找小芽芽的孩子越来越多。
感悟与思考:
观察力是人类智慧的重要基础,是思维的起点,孩子们善于发现,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沙池里刚发芽的小草很小且不明显,但是孩子们却能观察到大自然中细微的变化,同时,还能迁移以往知识做出“春天来了”的判断,因此,对孩子来说,他们对事物的观察、探索可以让其认识世界、增长知识。
进一步支持:
作为教师,看到孩子们发现了新的事物,且兴趣浓厚,我们就应该做到不急于干预儿童的学习或活动,耐心等待孩子们接下来自发的、精彩的活动,我们要坚信“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儿童是在游戏中学习与发展的。
一棵倒下去的小草
“是谁踩了这棵小草?它都倒下去了!”随着乐乐的一声大喊,孩子们聚集在一棵小草的旁边。
小语:“肯定是刚刚有人踩到了它。”
颜颜:“不是我踩的。”
萌萌:“也有可能是风吹的。”
乐乐:“你们往后退一点,我来给它围一个围栏。”
小语和小冉说:“我们也去保护我们的小草吧。”说罢,两人向旁边走去,其他的孩子也纷纷想办法保护自己的小草。
讨论保护小草的办法
宁宁:“我打算用砖头给它围一个围墙。”
小妤:“还可以用沙子,这里这么多沙子。”
小语:“这里的树叶也多,也可以用树叶呀!”
……
保护小草行动中
宁宁:“我来运砖,你快垒”。
泽泽:“我垒高一点”。
宁宁:“要在上面留窗户,小草要呼吸的”。
桐桐:“我插一根小棍子,这样别人就能看到我的小草了。 ”
保护成功
幼儿表征
宁宁:我和唐嘉泽在沙池发现了一棵小草,我们想办法保护它,怕它被别人踩到。我们第一次用沙子搭了围墙,我觉得有点不牢固,然后,我又让唐嘉泽帮我推了砖头来,用砖头搭了一个房子保护小草,我们搭的很高,还给小草留了一个窗户呼吸。
小妤:我发现了一个高高的小草,我担心它被别人拔掉做娃娃家的饭菜,我就找了几块石头,放在旁边,然后用沙子堆成一座小山,是堆在小草旁边的,特小的一座小山,我用小的沙堆做板凳。用石头围在小草的一圈,又在石头上堆了一层沙子,连续这样,留了一点点的茎,这样就可以保护它。我还在它的旁边写了一个“顾”字,能表示这个是我保护的,沙子堆得紧,别人拔不出来。
汐妍:我和吴泽逸一起发现了一个小苗苗,我们怕被人摘掉,就用砖块把它围起来,我们再围了一些石头放在小苗苗的旁边,我们把它保护的很好。
萌萌:我在沙池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苗苗,它还没长大,我把它围了一个围栏,我给它请个名字叫“小小草”,我用砖和石头围得围栏,这样很牢固。那里的沙子很多,我就把它挖了一点点,不然把苗苗挤到下面就再也看不到它了。
教师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会主动去求知、实践和不断探索,并在求知、实践和不断探索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这一过程就是孩子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追随孩子脚步。
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活环境对幼儿科学能力的促进作用。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孩子在鸟语花香的陪伴中、与花鸟鱼虫的嬉戏中,孩子充满了探索的兴趣。在不断的探究中,孩子们拥有了主动探究的能力。在与神秘的自然资源的互动中,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无限的幻想与探究的欲望。
版权所有©江宁区东山天惠路幼儿园 电话:025-8611360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惠路1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